77岁的杜长胜是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梁集镇梁集村村民。2010年,杜长胜的大儿子、大儿媳先后遭遇意外事故身亡,身后留下330多万元债务。老人卖房、卖厂,用近5年时间替儿子儿媳还清了债务。
杜长胜是土生土长的徐州市睢宁县梁集镇梁集村乔庄组人,干了一辈子的加工挂面生意。大儿子杜存平中学毕业后就跟着他做生意,先是做水泥预制板,后开办起了挂面厂,又投资建起了永恒面粉厂。然而2010年10月23日,杜存平因为意外交通事故去世。2011年7月28日,杜存平的媳妇朱艳丽在县城又遇车祸身亡,当时面粉厂仅正式投产10多天,尚有330万元的债务。
儿媳朱艳丽去世后,找杜长胜打听还钱的人陆续来了。面对330多万元的巨款,杜长胜一下子懵了。但看着大儿子和儿媳妇留下的两个尚未成年的孙子、孙女,他还是强忍着悲伤坚持了下来。杜长胜也曾动摇过,330万毕竟不是一个小数字啊。可看到债主那急切甚至有些绝望的眼神,他心软了。于是,杜长胜一一打电话通知,我儿子不在了,账我老头子认了,我给你们重新打借条。
为了尽快还清债务,杜长胜开始了一次次地奔走。工厂以160万元的低价变卖,城区的一套住房卖了35万元,大儿媳妇的死亡赔偿金32万元,自家拆迁补偿款80万元,以及手中的流动资金,还有老两口多年的私房钱也都拿了出来,全部用来还债。
为了还债,省吃俭用是杜长胜生活的唯一标准。梁集村头一处简陋的板房,是老人现在的住所。身上一件黑色的棉服已经破旧不堪,煎饼、盐豆,基本是老夫妻俩每顿的伙食。但杜长胜不后悔,在他看来欠债还钱,这是天经地义的事,家没了不要紧,但良心不能丢。
2013年底,330万元债务大多还清,可杜老汉还欠着20多万的利息钱。让老杜想不到的是,没有一个人要利息。大儿子杜存平在借钱时,许诺给对方一分的利息,但还债那一天却没有人再提起。梁集村村民姜兆庆说:老人确实不容易,当时有不少人认为,欠的钱是没指望了,但结果都还了。人死账没烂,就凭老人的这份诚信和信义,我也不能再要利息了。